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提升血紅素的熱適應訓練

編輯註:許多業餘運動員已經發現,熱適應訓練不僅僅是為了應對炎熱氣候下的比賽,更是一種提升血紅素、進而增強運動表現的方式。業餘越野跑者 Nikolai Antonsen Segtnan(Instagram:@segtnan)正是以此方式準備挑戰一項長年被視為「無法打破」的賽道紀錄。

 

他大方分享了自己的熱訓練細節以及前後的身體數據。我們向這位充滿企圖心、自我訓練的運動員獻上最誠摯的祝福。

背景與目標

Nikolai Antonsen Segtnan是一名來自挪威、30歲的醫師,過去有足球運動背景。過去一年,每週大約進行15小時的跑步訓練,目標是打破「Syv Søstre」(英文為「The Seven Sisters」)這條賽道的紀錄。

 

這條路線涵蓋七座山峰,全長22公里,總爬升約3000公尺,是挪威最著名的山脈路線之一。該紀錄原由越野滑雪選手 Rolf Einar Jensen 所保持,時間為3小時43分39秒,創於2015年。在那之前,這項紀錄已維持了40年,時間為4小時整。

 

在9月23日,Nikolai Antonsen Segtnan以3小時41分06秒打破了這項已有8年歷史的紀錄。這是在他努力優化每一分訓練與恢復的情況下達成的(同時還要全職擔任醫師)。這其中包括總共9週的熱適應訓練,每週訓練6到7次,每次50分鐘至2小時。最後兩週則為維持期,每週進行3到4次。

熱適應訓練成果

血紅素數值變化:

 

13.7 — 熱訓練開始前一週
13.4 — 熱訓練進行第5週
15.0 — 第7週(檢測時可能有些脫水)
14.3 — 熱訓練進行第8週


身體感受:
前四週對身體而言逐漸變得較為吃力(其中還有三天感冒),但到了第5週開始狀況逐漸改善。從第6、7週開始直到第9週比賽結束並結束熱訓練為止,身體感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。

其他成果

•10公里比賽成績:
在完成9週熱訓練後,成績為 34分13秒,相比熱訓練前(6月)的 34分56秒 有所提升,條件幾乎完全相同。

 

•10公里比賽進行30分鐘時的數據比較:

◦熱訓練第1週後:

▫心率:174 bpm
▫體溫:39.03°C
▫HSI(熱負荷指數):5.43

 

◦熱訓練第9週後:

▫心率:175 bpm
▫體溫:38.72°C
▫HSI(熱負荷指數):0.26


比賽時的氣溫、天氣和穿著皆相同(除了天空越野賽時多背了一個水袋背包)。

 

•夜間最低心率:
熱訓練最後幾週降至 34/35 bpm,相比熱訓練前的約 42/40 bpm 明顯降低。

 

•輕鬆跑時的心率:
從約 125 bpm 降到 115 bpm。在最後幾週進行閾值訓練時也是如此——雖然很難把心率拉升到 zone 3 上段,但腿部感覺卻非常輕鬆有力。

 

•HRV(心率變異度) 上升,Garmin 手錶顯示白天維持低壓力指數變得更容易。